透過一同參與義工活動,令子女明白,有能力幫人是種福氣
「身體力行,服務社區。」一直是美心義工隊的服務宗旨。當中有成員見證著團隊十年間的發展;更有六歲小朋友自手抱時期起已跟著媽媽參與。
分區經理洪潔鳳 Kennis 在美心集團工作已踏入第31個年頭,現主要負責東海堂各區營運的她,原來是義工隊的「元祖級」成員,十年來的「救包行動」、「童心飯堂」、「千歲廚房」、「點滴是生命」上門探訪等 ...... 近乎所有活動也見到她的足跡。「在幫助別人同時,自己和團隊也得到了啟發,畢竟個人力量有限,怎樣不斷延續並發展下去呢?」
因此 Kennis 決定與家中兩位分別只有六歲及十三歲的小朋友,一同參與義工活動。而其中小兒子甚至在未滿一歲時就一起出席義工服務:「我最喜歡和一班公公婆婆們一起唱歌跳舞,大家也很開心。」即使那時候兒子年紀小得不太完全明白活動的義意,但這助人的熱情早就種在心底,這是薪火傳承的象徵,也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一環。
訪問過程中,在旁邊的姊姊分享道:「做義工的過程中,我們互相收到對方的真誠和善意,對比起義工服務,這更像是來認識新朋友。」
令 Kennis 感受最深的,是她了解到做義工並非只是單向活動,它更多是一個與人相處的過程。「就如一眾獨居長者,其實他們未必需要急切物質援助,只要給予更多關懷便已非常足夠。一張張滿足的笑臉才是買不到的東西!我也希望子女明白,做人應無分彼此,有能力幫人是種福氣。」
就讀城市大學修讀金融系的蔡宇秋 Oliver,在忙於大學生活同時,還心繫著社區不同階層人士的生活境況,成為義工隊的年青中堅分子。然而這份覺悟絕不是「靈光一閃」,逐步走來要從學校導師的引領,以及加入美心義工隊後開始說起。
「當年我仍在讀高級文憑,學校汪 Sir 給予我很多參與義工的機會。在這段時間裡,我學會了統籌和招募等工作,尤其透過 instagram 等社交平台推廣,更能迅速有效地接觸到其他年青人和同學。」及至上年夏天,Oliver 進了美心集團當暑期實習生,基於這份熱誠,他順理成章地成為美心義工隊其中一員。
「我最初負責『救包行動』的籌組工作,當我們將剩餘麵包送到社福機構時,才發現當天『剩包』數目不少,如果不去做點事,就只能丟掉。」這令到 Oliver 定下更大決心繼續投入義工服務:「香港雖然很繁榮,但仍忽略了很多需要幫助的人。」
美心義工隊已走過十年,回眸細想,助人的路,仍會一棒接一棒的繼續跑下去。